close

在復健診所裡面,大家應該對超音波不陌生,首先要區分的是物理治療所使用的超音波是"治療用",和醫生"檢查用"的超音波不一樣。


檢查用的超音波強度較小,而治療用的超音波的強度較大,強度夠大才會產生生物效應如: 溫度上升、蛋白質變性、酵素不能活化......等。


 


之所以想要寫一篇超音波治療的原因是發現有些病患對超音波有些許"迷思":


1. 要治療到感覺"酸"才有效


2. 如果會感覺酸就是代表是受傷的地方還沒有好


3. 移動越小超音波才打得越深


 


重複的迷思讓在診所當治療師的我很想要幫大家釐清一下觀念,請聽治療師說,讓專業的來!


超音波是深層的熱療,可以讓皮下3-5cm的組織溫度提高,他的功能有熱效應非熱效應


  • 一般急性期的病人主要是需要非熱效應的療效來促進組織癒合減輕腫脹
  • 慢性疼痛、活動度變差的病人適合用熱效應來增加組織的延展性、增加血流,以減輕疼痛

 


為什麼會感覺酸?


文獻上沒有很明確介紹到病人會感覺"酸"的說明。一般正常的超音波治療,病人會有一點點2-3分鐘之內會溫熱的感覺,如超過3分鐘還為尚未感覺溫,可以請治療師增加強度。酸的感覺有可能是組織聚熱所引起的不適感,尤其是接近骨頭的地方,因為骨頭跟受傷組織之間對聲波的阻抗力較大,較易引起聲波的反射而造成反覆聚熱而引起痠痛,所以並不是感覺酸就代表受傷的組織還沒好,即使是正常的組織也會因過度熱聚集而產生酸痛感。


 


超音波的移動


接受超音波治療時必須保持移動,之所以要保持移動是因為治療頭的中間部位是輸出強度最大的地方,如果停止不動,容易產生"熱點",或引起駐波,導致血球淤積和血管內皮組織的傷害。所以移動式的治療才是正確的。移動的速度以每秒4公分為主,太快皮膚無法吸收熱,太慢則易引起不適,移動的目的也在平均熱源,避免某地方容易聚熱。其規定的移動方式,主要是畫圈型或直線型。不管是哪一種移動方式,次一個圓圈必須和上一個圓圈重複一半,直線移動方式也必須重覆1/2的範圍。


 


 


超音波的治療時間


接收超音波的治療區域不要比治療頭大於4倍,以2~3倍為佳,時間為5分鐘。事實上治療時間和所希望組織達到的溫度以及組織深度有關,一般要使較深的組織到達到和淺層組織一樣的溫度需花較久的治療時間,但可以以增加強度還加速溫昇,不過也要避免引起不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ting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